==================================================
通靈行觀記錄1996.12.26(6) 讓孤魂野鬼放風出遊

韓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通靈行觀記錄1996.12.26(5) 九宮吟
=========================================

韓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通靈行觀記錄1996.12.26(4) 現代修行人太被動了
===========================================

韓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通靈行觀記錄1996.12.26 (3) 九宮的大女兒(二隊)上陣了

韓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通靈行觀記錄1996.12.26(2) 三魂如品
=================================

韓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通靈行觀記錄1996.12.26(1)九陽之身彩雲飛
===============================

韓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故事說法22認識機會

我常常勸勉同修們,心量要大,因為「量大福大」。還要懂得培養自己純善之心,把所有的不善洗滌乾淨,正如《無量壽經》云:「洒心易行」,決定不要把外面一切不善放在自己心裡。念念為眾生,不為自己,這是大福,無量無邊的福報。

斷惡修善最重要的是要抓住機會,佛法講緣分。機會稍縱即逝,掌握不住,再遇到不容易。我想幫助年輕人弘法利生,不論在家、出家,這個念頭念念不忘,但是沒有機會。曾經有一年,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有幾位年輕法師,跟我學了幾個月。我看到這三個年輕人不錯,館長也非常歡喜,於是我們想辦一個小型佛學院,至少把這三個人帶起來。我們正在籌備辦佛學院時,這三個人突然向館長告假,他們要離開台灣去香港。聽說香港顯明法師在那裡辦佛學院,他們要去求學。館長聽了非常難過,認為這些年輕人不知好歹,忘恩負義。結果去了之後,過了一、兩個月,寫信回來勸勉圖書館的同學,要好好的在圖書館學習。他們到那邊以後都去趕經懺,自己把前程毀了,這就是沒有抓住機會。

(節錄自《華嚴經》12-17-0408)

韓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通靈行觀記錄1996.12.24(2)鳳女小白娘

韓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通靈行觀記錄1996.12.21(1)無極長者,原始天尊

韓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故事說法21見性無不通達

在中國,眾所周知的禪宗惠能大師,他不認識字,一生也沒有讀過經,也沒有聽人講過經。可是世出世間一切法,他都很內行,佛門相宗、性宗也都通達。譬如,他沒有聽過《法華經》,法達禪師在他面前念《法華經》給他聽,念到第二品方便品,他就告訴法達禪師:「不要再念了,《法華經》我明白了。」然後為法達禪師講《法華經》,法達禪師因此開悟。這就證明,你要是見性,世出世間一切法無不通達。佛法可貴之處,佛法真實之處,就在此地。佛並不是要傳授我們知識,佛傳給我們的是真實智慧,就是教導我們如何明心見性,這才可貴!

 

韓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故事說法20 七歲舉鐘

鳩摩羅什大師七歲的時候,到寺廟裡玩耍,有一口很大的鐘,他一下子就舉起來了。放下之後想:「我才七歲,怎麼會有這麼大的力氣?」再舉的時候,就舉不動了。這就證明人在沒有妄念時有本能,那種能力是無可限量的。

韓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故事說法19機緣

當年達摩祖師到中國來,機緣不成熟,於是到少林寺面壁。面壁九年,等到一個慧可,真正發心向他求道,他就把法傳給了慧可。從達摩祖師到五祖忍和尚,五代單傳;單傳就是沒有傳法的機會,所以獨善其身。到第六代惠能大師,他的機緣成熟才廣度眾生。

禪宗在中國佛法造成決定性的影響,這個影響一千多年,都是在機緣。所以,有弘法利生的緣分,我們不能懈怠,不能貪圖安逸,再辛勞都要去做;沒有機緣,千萬不要惹麻煩,獨善其身使自己的道業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就好了。由此可知,無論是進是退,都是為眾生、為佛法,絕對不是為自己。若有一念為自己,就不能解脫,因為你的妄想、分別、執著還存在。只要有妄想、分別、執著,決定是六道眾生,不能超越六道。

(節錄自《華嚴經》12-17-0324)

韓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