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6.12.14 (1) 什麼時候走出名詞誤區
==================================
(妙師記錄)
今天是1996年12月14日星期六,在外面忙了一天,積肥翻土,把沙和紅粘土混合然後加入落地葉,成一個小堆肥。天氣已經很冷,窗外的菊花依然開放,室內的西洋杜鵑也在一朵朵的盛開,臘梅、紅梅、桃花的花蕾都已形成。在不同季節的花,都開在這時候....啊! 同樣都是花,卻有這麼多不同的名詞....
我一想起美國人搞的企業群體行為的試驗,就覺得可怕! 現在方理解,軍事政變時,為什麼首先要佔領廣播電台了,因為輿論可以控制社會,左右社會。現在也理解了秦皇為什麼要焚書坑儒--是政權的需要,控制輿論的需要....
人類何時才能走出名詞的誤區呢? 那是不可能的,人類之所以是人類,全在於人是一種得天獨厚的精神動物。但是,人類如若過分的強調精神,追求精神,那麼他將離自然愈來愈遠。
=====================================
1996.12.14 (2) 精神與物質,一生二,二生三
=====================================
(妙師記錄)
在三界內,在物質界內,自然是第一性的,精神是第二性的。過分的強調精神,會形成精神是第一性的,而那自然卻成了第二性的。比如以前有個口號(註:文化大革命﹖):[ 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 ]這標誌著,已經把精神變成了第一性。這口號把唯物主義演變成唯心主義了。
但是對於隱界,對於隱態物質界來說,是與顯態物質界正好相反。在隱態物質界,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質卻是第二性的。
但是對於整個宇宙而言,時間是第一性的,空間是第二性的。萬物是時間的造化,精神也是時間的造化,就萬物與精神而言,它們是共存而且是同時產生的。
這就是一生二。時間生出萬物和精神。其中,物是載體,精神是本質。具有精神本質的萬物又滋生繁衍了更多,這個更多就是三。
=====================================
1996.12.14 (3) 花仙急了:白月道就要開啟了
=====================================
(妙師記錄)
晚上11點,剛躺下又爬了起來,一群小花仙擾得不讓安息,這時川人電話來了....
師:你觀花仙,問問是怎麼回事?
川:花仙說:長江碧浪水連天……
師:她們著急了,暗意是玉龍山雪已經映青蓮了。
師:傍晚刨了幾根木棍,打算在大香案的一邊再加一層"花仙樓院 " 。晚飯後,看樣子今天是弄不完了,就放下不做了,心想,明天再繼續做吧....
川:小花仙們鬧著要師快點做完。花仙說,都什麼時候了! 我們都急死了,你們還睡大覺!
不過也是,昨晚我行觀中得知,月台回歸大軍衝關準備完畢,如弦上箭只待令發,月娘彎刀隊已全部先行出動探路了。
* * *
註:白月道開啟時間是,陰曆十一月初八的晚上八點三刻,月台大隊將在那晚九點至九點半出發,進入白月道飛往斷魂關。由於這第二回歸大軍在數量上,遠遠大於第一批,九宮及大日宮各自的衛隊,已全部集中在月台準備護送引渡。白月道就要開啟了,所以花仙急了....
=====================================
1996.12.14 (4) 唉,人們卻把孤月當團圓
=====================================
(秋雲記錄)
晚上聽隱中語道:
回歸之日已在目前,天界忙,月台忙,古青潭更忙。崑崙八妖已成了三界各方的東道君主,忙了天緣忙地緣。月台的去斷魂,青潭就要源源不斷地送往月台,一批又一批。長江古道新來的一群又一群連綿不斷。
心月狐的雪山女個個英姿颯爽、嬌媚動人,她們列著嚴整的隊陣只待衝鋒的一刻。心月狐,萬年千年知音少,寒星點點洱海山,大江東去往事難追遷。唉,孤零獨自飄廣寒,怎奈歲月如流,卻是人把孤月當團圓。凡人盡說天上好,天仙卻是戲凡間。當年一別言是月圓見,一誤再誤化為千里共蟬娟。
放下,放下,已是集結待發時,一切往事的追憶都將隨著時光的流逝而消失……
=====================================
1996.12.14 (5) 對句子:沖天鳳
=====================================
(秋雲記錄)
晚九點多了,雖是躺下已一個多小時,卻覺得心中難受,憋悶得翻來覆去。我意識到,這是在讓我起來打坐,行觀記錄。我問,這是怎麼回事? 卻聽隱中曰:長江碧浪水連天,中華崑崙兩相應。我一聽,這個對子也是不錯。
長江碧浪水連天,天水一片。
中華崑崙兩相應,人天合一。
只是不能倒順念。
天連水浪碧江長,一片水天。
蓮青映雪山龍玉,田田葉蓮。
師:水葉天蓮一片田,浩月星明碧空現,
點點寒光天羅陣,搖旗吶喊招斷魂。
川:隱中繼續說:應天、應地、應九洲,舉頭鷂子度春秋,萬馬行軍悠蕩蕩,烏雲密布驚天雷。
忽聽一位大喝一聲:一個霹靂一聲吼,放下一切說聲走! 山嶽一去不回頭,大千世界不可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