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心理虛空 19行功記錄就是一個自我長分析,這個過程就是身心分離訓練,也是破法障的訓練,最終成就大悲心。
==================================================

甲:我們練功法,行功記錄就是一個自我長分析,在過程中要認真記錄。然後在一段時間之後,要再重新審視自己的記錄。這過程就是 "身心分離訓練" ,也是 "破法障" 的訓練。

 

乙:在積極且大量練功下,這樣的記錄,使自己在不知不覺中轉化的速度非常快速,心態的變化就更是不一樣

 

甲:只是有一點,應事先講清:高度的身心分離,高度的破除法障,人的心態和精神漸漸會趨於超然、冷漠、超脫....可知這叫個什麼?

 

乙:麻木不仁……

 

甲:大悲心! 但不是拜佛老太所理解的那種,猶如慈母般的悲切之心,那是凡心,不是大悲心。

 

乙:一旦成就了大悲心,對一切事物、動物、植物..各種人....有一種等同觀。而由於等同觀又促成了平等心,這個平等心在世俗社會的體現就是六親不認。不會因為是六親了,就不再是平等心了而呈現分別心。有點類似一句古語,即"龍眼無恩"

 

* * *
甲:經典上言,大悲咒相貌:大悲心、平等心、無為心、無染著心、空觀心、恭敬心、卑下心、無雜亂心、無見取心、無上菩提心....當知如是等心......故知,依這些心來修行就是大悲心了....

 

乙:在人間要用這麼多的文字來形容這個菩提心,在靈性世界裡祂們有共同的語言- 圖像語言、相應的心語..並不需這麼多文字表達....

 

甲:故知,練功,記錄,自我分析,再記錄,再分析....最後捨棄一切記錄,輕裝上路....

 

乙:這是主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韓湘 的頭像
    韓湘

    雪山書院

    韓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