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6-1號筆記6 別急寫自己的理論和結論
==============================
我們正在研討所研讀的[ 觀記 ]......


甲說:當我們閱讀前行修者的[ 觀記 ]時,都會把觀記、
案例當作是結論。依之,做為標準規則一二三,按
表式的照著操課。


行觀者說:玄衣女..來了....祂說,觀記僅僅是個素材,
觀記不是結論!


甲:啊! 這是個誤區呀! 所以,常常就會怪罪行觀人,
你觀的有問題!


乙:行觀人的觀記,僅僅是反映虛空與當事人( 包括行觀
人與旁觀者 )的某種互動。一切的觀記,都是依託一
定的背景( 環境和當事人的心理 )有時還會因時而變
、因地而變、因人而變…即,天地人這個三大要素。


甲:所以就要如祂們說的…若即若離。如果把觀記當作結
論了,那就是只即不離;如果認為觀記沒有參考價值
…那就是只離不即。只有把觀記當作是素材- [ 既有
研究價值,但又不是結論 ],方為若即若離。

 

乙:可是…很多的閱讀者…都是急於形成自己的理論?


行觀者說:玄衣女給了個圖像:一個大木桶,這些閱讀者
在一瓢一瓢的往外倒( 舀水的動作 )。然後就
是…圖像…這個大木桶,是個漏桶,裡面什麼
也沒有?


甲:就是說,自己的桶子裡什麼也沒有,還急著向外賣?
賣自己的理論…都是自己編的理論……


乙:理論來自於實修經驗,這是個最簡單的道理。觀記就
是實修,但是一切的實修都是認知過程的素材,必須
有大量的素材,經過多年的艱苦研究探索,最後方能
形成理論,但是,也有可能不一定正確。


以我多年的通靈探索、研究,也僅僅得了一個結論[
虛空的..祂們是存在的 ],其他的一切,充其量也僅
僅是個[ 假說 ],我們可以從大量的觀記素材裡研究
出與祂們交流的經驗,但是經驗不是理論,不可能形
成虛空理論,因為虛空是無形、無限、千變萬化..的。


註: 這是在2010年問妙師[ 這麼多年的女巫等等遭遇,

對於通靈行觀經驗和研究如此豐富,那麼您的心得可否

讓我們知道呢? 妙和尚答曰: 只得到一個結論:

[ 虛空的..祂們是存在的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韓湘 的頭像
    韓湘

    雪山書院

    韓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