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花~~

==============
大話修行27
==============

杏子:佛經提到六根的問題,其對應的環境因素叫做六塵。記得好早以前……虛空她們說,實際上是七根?


妙師:是的,忘記是記錄在哪一篇裡了?


杏子:生命的特徵就是感覺與印記,簡單的說,生命就是感覺與印記- - 人身僅僅是個感覺與印記的載體。


妙師:可以這樣理解……

杏子:靈魂……呢?


妙師:所謂的靈魂是個傳統的說法,東方的民俗信仰,道教、西方的宗教等等,都認為人是有靈魂的。西方宗教認為人死之後並不是人身去天堂,僅僅是人的靈魂去天堂。比較正宗的道教也是認為人身死了以後,靈魂可以成仙得道等等。


但是,佛教一般不使用靈魂這個名詞,而是叫做中陰體之類的東西等等。古老的中華文化是使用靈魂這個名詞的,不然就不會有靈魂這兩個字出現了?

 

杏子:我們應該使用什麼名詞描述這個所謂的靈魂現象呢?


妙師:很早以前西洋女王就對秋芸講了……是"感覺回歸"。虛空她們幾乎是不使用靈魂這兩個字的。我認為叫做感覺- - 是最貼近真相,最得當的說法了。


可以比較機械的認為- 我們說的感覺,就是自古以來人們說的那個所謂的靈魂。其中感對應魂;覺對應靈。


感猶如覺的觸角,神經,反射弧,探針,流覽器,搜尋引擎等等。感把獲得的對環境的感知、感應、感受、感冒、感動、感情、感謝等等的,傳遞給覺。覺因感而動……並對應於- - 視覺、聽覺、味覺、觸覺、嗅覺、意覺,等等。但是這些覺並不是我們說的那個生命本質的感覺?


生命本質的感覺是非物質性的,上述的那些都是物質性的- - 兩個不同的領域概念。

 

杏子:生命本質的感覺……那個覺,如何?是個什麼覺?

妙師:姑且先叫做……睡覺吧?

杏子:處於睡眠狀態的覺?何時能夠成為醒覺呢?

妙師:還是先不要去理會那個大顛的說法吧?


待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韓湘 的頭像
    韓湘

    雪山書院

    韓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