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入五訓練的難度 3-7 面臨實際時,理論何用﹖
==========================================
於是,方迪接下來寫道……
當人突然被迫面對原始自我時,……我們發現,在人的社會外表下,在社會契約的控制之外,人是由其所進行的[嘗試 ]創造而成的。形勢越嚴重,嘗試越是以殘酷的中性安排著人的命運。
一位精神病醫生在研究了<<微學>>理論之後說:
真奇怪,很少有人研究恐慌。個人的恐慌和恐慌狀態中表現出的不可思議的恐懼……粗野的恐懼……集體的恐慌和那害人的、喪失了體面、道德和責任感的因恐慌的潰逃…
這時候……那些著名的理論都到哪兒去了? ……那些安安穩穩坐在辦公室裡杜撰出來的理論呢? ……那些理論有什麼價值? ……反射學、行為主義、現象學、結構主義、格式塔心理學……為什麼在恐慌狀態下,所有這些理論什麼也解釋不了? 一點用處也沒有? 沒有人知道為什麼,一大群固執的思想家與另一大群固執的思想家進行鬥爭,在他們為自己的理論獻出畢生心血後,他們的理論也一個個先後消失了……為什麼不嘗試一下突然間彼此失去聯繫或是以另一種方式相互聯繫時依然有效的理論……
嘗試在偶然中產生,依照它自己的志願而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哲學和思想意識方面的理論,在嘗試之後形成體系,漸漸得到確認,而在此時,嘗試早就轉移了……這些繁文縟節的理論、說教、詭辯哲學中,人們學不到任何東西( 僅僅是被驅使、被利用 ),但是,嘗試的概念卻可以使人為自己找到適當的位置。首先,它可以使人接受這樣一個現實,人的存在,只是各種各樣嘗試中的一個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