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堂- 空性禪修 6-2 根據密續傳統分類
==============================
關於從凡夫修行成佛的車子(乘),我們在前面1-1 根據
經教傳統分類為:人乘、天乘、聲聞乘、緣覺乘(獨覺)
、菩薩乘、佛。
空性禪修法教來自於密續,所以我們根據密續傳統分類
,這是藏傳佛法所強調的分類方式:
1 小乘:聲聞、獨覺
2 大乘:菩薩乘
3 金剛乘:密乘
人的大腦最會的就是比較、競爭、記憶....因此,初涉
入修行的人,就覺得,金剛乘是最殊勝的,就會選擇修
密宗做為修行路。
其實你哪能這麼選,這一切還是看因緣吧,強行是沒有
用的,遇不到與你有緣的法教或引導人,什麼乘又如何
。自身的條件是兔子,也想在獅子跳躍的斷堐跳跳。買
了幾本使用手冊書,妄想兔子就變成獅子啦。太滿足了
好勝心,那麼後果可想而知。
說到這個,我個人推薦,台灣顯宗道場"佛光山"就標榜
、教授[ 人天乘 ],持五戒得人身,行十善,得天乘。
初學者若能如此腳踏實地,能打下很堅固的修行基礎。
有了這個自身基礎( 水準 ),還怕遇不到相對應的因緣
嗎﹖! 兔子遇到的是兔子,獅子交歡的是獅子。
* * *
聲聞乘:無私、我空,依此信念而禪修成阿羅漢。
獨覺乘:獨自修行的覺者,除了無我禪修之外(我空),
也覺知到外在的現象都是空性的( 知道法空,
但沒有辦法證法空 )。
大乘:我空、法空。
金剛乘裡,大圓滿教法裡,又分為九乘。故知,人有無
數的概念,因此需要以一乘來對治一種概念,那就會有
很多很多的乘出現。佛陀說過,只要我們心還在動,就
會有無數的乘。只要心想什麼、覺受什麼,就有特屬的
乘來對治每一種心的狀態。
故知,這裡說的[ 乘 ],就是<<降伏心意識的方法>>。
* * *
從哲學部派的角度來看--
聲聞乘分為:分別部派(毗婆沙宗)、經部派(經部)。
即,有部和經部。
大乘分為:唯識派、中觀派。
中觀又分[ 自空派 ]和[ 他空派 ]。
他空派,即,瑜伽行派。
自空派,又分,自續派和應成派。
由於,人性要以自己認定最為殊勝的法教,才會願意去
學習之,如果是"次等"的,就會不甘心受教,更不可能
依此去禪修。
又,如果你認為一開始你所學的就是最高的哲理,那麼
就不再去學其餘的哲學,不會去比較所學,那麼,你將
不知道你自以為的高深哲理高在哪。
因此,我們深入學習不同的觀點,自己要有辨別能力,
思維能力,去熟悉各教派的看法,自己作分析,決定最
究竟的,心甘情願的受教,依之禪修。
(福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