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二比丘尼在山上修行,不誦經、不唸佛,只是持咒。二尼互相

立誓,若不得道誓不出山。如此經過許多年,由少尼步入中尼。

慈因師持[ 大悲心陀羅尼咒 ]

慈聖師持[ 往生咒 ]

 

慈聖師持往生咒,已至出神入化的境界,他每唸往生咒總有滾滾

陰風入內,現出一一黑影,各個伸出雙手來領受咒語。慈聖師見

此異事已久,並不害怕。一日已是夜11點卻見一老婆婆入禪房,

手持一木食盒。

 

慈聖師曰: [ 山中夜路不好走,且陰風怒吼,老婆婆,此為何來﹖]

老婆婆一邊打開食盒,一邊說: [ 法師在上,老身特送食物當消夜,

供養上師。] 食盒內是精製的素菜,色味具佳。慈聖師曰: [ 我不

能無故受供﹖] 老婆婆曰: [ 昔日我曾發願,若有人持誦往生咒,

唸至心口合一,唸至數萬兆遍,使無數人天鬼魂得受大益時,我將

立下誓言於每晚11點親自供養上師,法師之往生咒已使天下鬼魂盡

因之咒語而得超昇矣! 我依誓言而來,不是無故。 ]

 

 [ 老婆婆,你住何處﹖ ]深夜,山路陰險,慈聖不能不問。[ 我住

後山,來去自如,如虛空住,因屬靈身。 ]老婆婆原是一股靈氣而

已,一時輕飄飄的托在空中。老婆婆向慈聖行皈依禮,而慈聖回了

一個問訊。

 

從此以後,每日必換一食盒,無一日間斷過,慈聖愈持愈嚴謹,成

了心咒合一的地步。這位老婆婆不是別人,是後山的小土地廟的土

地婆也。

 

一日慈聖、慈因互說近日的進境,慈聖將此事告知,並邀請慈因。

當晚兩人做完功課,各持己咒,上香禮佛,閉目靜坐,直到11時。

[ 11時了,老婆婆總是準時送來食盒 ]慈聖說。

 

但,過了一小時了,老婆婆卻未出現。一夜過後,老婆婆不但未至

,且連慈聖師唸往生咒,常見的陰風慘慘滾入也不見了,反而聖光

明照,氤氳遍地。

 

第二日,慈因告辭後,當晚11時,老婆婆再度出現。[ 昨天怎不見

您﹖ ]慈聖問。[ 我來了啊! ]老婆婆說:[ 我捧食盒至,卻看禪

香花遍地,門口佇立著兩位金甲護法神。想從後門入內,卻見後門

也站立一位寶塔似的天王,從窗外望入內,見妳那位出家道友,身

後站滿了梵天護法,又梵天之上隱隱可見金光,金光之中又現出化

佛和菩薩,如此的場面從未見過,不敢大意闖進去,只有忍住風寒

,等著那位比丘尼快走,沒想到一等等到深夜,原來她留宿在此,

只好回去了,今天特別向上師致歉意,也準備了上好佳食。 ][

原來如此。 ]

 

慈因修持[ 大悲心陀羅尼咒 ],慈聖修持[ 往生咒 ],二人的路子

,根本不同。往生咒可以度凡夫,大悲咒可入十乘菩薩果位,修行

法門甚多,要看個人緣份。

 

出三界的人,使用摩訶般若波羅密多咒,而不是使用往生咒。往生

咒是專供出不去三界的人使用的,是幫助他儘可能不墜入地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韓湘 的頭像
    韓湘

    雪山書院

    韓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