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懺悔的方法有三種:作法懺、取相懺和無生懺。
中國古代的祖師,依照佛經所述,將佛教的懺悔法分為三種
,即:作法懺、取相懺和無生懺。
(一)僧團的作法懺
這裡說的是僧團裡,懺罪所使用的一定的儀式:發露自己所
造的惡業,藉著儀式的運作,達到懺悔滅罪的目的。出家五
眾( 比丘、比丘尼、沙彌、式叉摩那、沙彌尼 ),如果犯了
戒,必須向僧中發露、陳說自己所犯的戒;然後經過一定的
羯摩(懺悔程式儀式)之後,戒罪便可消除,犯戒者的內心重
獲清淨,不再為犯戒而懊惱。即,經由作法懺而滅除了罪業。
問:很驚訝懺悔有儀式﹖
答:出家嘛,有受戒的儀式(三壇大戒),就要有如法的
懺悔(作法懺)。這個懺悔儀式,除了有改過向善的
意義之外,還具有滅罪的功用。這是僧團的規矩。
(二)修禪者的取相懺
取相懺必須經由懺悔者,在佛或菩薩像前,痛澈的懺悔與
不斷的禮拜;發露自己過去所造的惡業,自責於心,然後
努力的禮拜佛菩薩,懺悔,若夢見消業的夢境或感應到佛
菩薩的瑞相,就表有效果了。
見瑞相之後,身心就會清淨舒適,不再有懊惱、不再有罪
惡感;於是,過去所造的惡業,便消除了。接著學道學法
就沒有障礙了。
梵網菩薩戒四十八輕戒中說:若有犯十戒者,應教懺悔。
在佛菩薩形像前,日夜六時,誦十重四十八輕戒,禮三世
千佛,得見好相;若一七日,二、三七日,乃至一年,要
見好相。好相者,佛來摩頂、見光、見華,種種異相,便
得滅罪。
(三)無生懺
無生懺就是觀察惡業或罪業的由來,了知業性本空,只是
凡夫的虛妄執著而已。追究惡業的由來,求之了不可得,
無有生處。惡業既然是無生,也就沒有惡業的存在,那又
何用懺悔呢?因此,經由無生之理的體會,而自然達到懺
悔的目的。
* * *
為什麼佛教有這三種懺法呢?是有其原因的。這三種懺法
各有它所依的原理,和它所要對治的對象。作法懺是依戒
而設立,要懺悔的是遮罪;取相懺是依定而設立,能懺除
的,通於各種惡業;無生懺是依慧而設立,要懺除的是最
重要的性罪和罪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