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號筆記<聖觀音發大誓之真相>的研討交流之二

 

慧南: 2019-06-09 12:15:17

佛有三不渡:「無緣不渡、無信不渡、無愿不渡」!

 

行觀為找到自己的戰團,找到自己的根,相應上去。

圖片中的老鷹,有個銳利的眼神,就像是天媽們在找

尋我們一樣,我們要想方設法冒出頭,讓老鷹找著了

有堅硬強力的爪子把我們帶回去。

 

慧善師姐的葡萄串理論還真有趣抓了一個大顆的,能

把一串提了上去,我也是這麼想的。每尊菩薩發的大

願都是令人讚嘆感動的,而閱觀記者不能以世俗利益

之心來分別!

 

 

慧中:2019-06-09 14:13:03

如果理解了觀音菩薩發大誓之背景後,卻依然無法接

受這個真相,那還是有,無法以容己之心容人的問題

存在。代表心還不夠大度。

 

又,行者在心中"規定",佛菩薩在觀中只能是某種形

像,這也是內心掌控欲的一種。在行觀中,需要發現

並且轉化它。

 

以前師父在教我們練功時,練到[ 羅剎朝聖式 ],有提

到,不是羅剎女是不會讓你學到的。如此看來,同學

們都是有緣人呀!

 

 

慧芳: 2019-06-10 09:20:47

看到這鷹,想到鷹自行。鷹,自信,堅定、沉穩、為了

重生堅忍不拔的毅力,而且有足夠的〝視野〞掃描全景

。要向鷹學習其精神。

 

佛菩薩是因人因地因時顯化相,所以對於佛菩薩的形象

,不需較真。觀世音菩薩三十二應遍塵剎,應以何身得

度者,即現何身而度之。相應的是心,即心即佛。

 

這畢竟是秋芸的行觀,信與不信都墮兩邊,一切唯親證

。白娘說的很有意思:觀是一種語言交流形式,就好比

世間的親熱行為,不可當真。

 

眾生凡夫肉眼怎知與我擦身而過,穿著襤褸,步履蹣跚

的人,不是觀音菩薩?

 

 

慧行: 2019-06-10 09:47:15

想起之前看過師父的修行經歷記錄: 某次在包水餃,包

一個唸一次大悲咒的速度,全神貫注身心統一的狀態

下,見到一個穿著西方白紗禮服,容貌極為美麗異於

凡人的女子進來,後來發現是觀音菩薩顯靈。

 

如此可見佛菩薩的相貌,並非如凡夫所想一定是某個

樣子。如經文所述: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是觀世音菩薩成就如是功德。以種種形。遊諸國土。

度脫眾生。是故汝等應當一心供養觀世音菩薩。

 

 

慧中: 2019-06-10 10:40:02

這段行觀記錄,妙師在場,之後又經過師父的整理,

因此是很貼近原天意的,即是很貼近真相的。我覺得

人還有一個盲點,就是當心目中所崇敬的神聖偶像,

不如心中所預期、期待的那樣子時,一者是道心破滅

,一者是不斷的用各種理由來重塑心目中那光輝的形

象。就是不肯接受真相~

 

本法不是清淨瑜珈(是實修瑜珈),跟傳統的讀佛經學院

派的那種學習是很不一樣的。佛經讀得越多的,我想讀

到這段記錄,反彈會越大。但是如果能理解,越過這道

關卡,那會更上一層樓~

 

 

慧善: 2019-06-11 09:12:34

為一朵花兒拍照,俯視、仰視、平視,角度不同拍出來

就不一樣,每一種視角都是同一朵花兒,不管用哪一種

角度描述它,都不影響它原先的面貌。佛經中與觀記中

的觀音菩薩,視角不同,無論如何看待觀音,祂仍然是

原來的樣子,並沒有絲毫的矛盾與衝突。

 

唯一要處理的衝突,是自己心中那些如氣泡一般,成串

又成串因分別而湧現出來的,我的念頭。

 

 

慧芳: 2019-06-11 09:29:30

慧中師兄寫道:這段行觀記錄,妙師在場,之後又經過

師父的整理,因此是很貼近原天意的,即是很貼近真相

的。

 

謝謝師兄這段話,閱觀記對鏡理紅妝,修心去分別心這

部分對自己是很有幫助。現在更理解到,閱觀記後天意

識太強,易生法障,難以了解天意,無法順天意,無情

難以融入其中。這應該就是自己閱觀記的盲點。

 

 

慧肯: 2019-06-11 09:53:40

P.68九宮眾開示,九宮互揭所短,如果按照傳統的認

知,也肯定不能接受佛菩薩的形象是如此,但閱讀這段

觀記,給的感覺是覺得跟佛菩薩很親近,不同以往的形

象,這也是佛菩薩的善巧度眾的智慧(或許也是佛菩薩

呈現真實的形象);覺得拘泥於佛菩薩一定是自己心中

所想像的,也是一種我執及法障,需要去破除。

 

 

慧樂: 2019-06-11 12:27:15

天河退、緊相隨。爾時,該期許自己能做到隨緣盡心,

先出三界。換個層次來思維,等同看〜 怎知!當再來

渡眾時,也皆是眾生心中的〜聖觀音〜。

 

 

慧雲: 2019-06-11 13:59:12

看到<觀音發大誓>的真相之後,覺得本世能學習本法

的緣分,原來在觀音建立羅剎國時就已經存在了,如

今,更是要緊跟著天尊回歸。

 

 

慧欣2019-06-13 23:34:10

原本心裡還在滴咕關卡是發現觀音不再那麼偉大而退心?

還是為維護觀音的崇高而找理由重塑其偉大,而不願面對

真相?問自己有沒被卡到?

 

來回看著這二篇好幾次,觀音自己並未多說,全都是旁人

的言語引發行觀者評論式的敘述交流,引起這軒然大波,

並極可能誤導閱者。

 

原來人類易受先入為主[ 名詞 ]、輿論影響如此深,這才

是誤解真相的大關卡!

 

記得早期妙師教導川人要忠實記錄行觀內容,不能添加

自己的想法。但這觀音發大誓的真相是妙師的紀錄,卻

又刻意保留秋雲的評論,所謂為何?在考驗閱讀者的功

力?還是試煉能否面對真相的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韓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